里面装饰∣环保科普:室内甲醛测试的一些误区你知道吗?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世界地球日

The World Earth Day

 

 

随着人们对生命健康关注程度的增加,室内甲醛污染问题成为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新房装修等,都会关注到甲醛测试。

但关于室内甲醛的监测,许多人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具体表现在哪些问题上呢?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问题1:用便携式仪器测室内甲醛靠谱吗?

 
 
 
 
 
 
 
 

首先,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甲醛的标准限值为0.1mg/m³(约0.075ppm),甲醛测试的推荐分析方法是两个分光光度法和一个气相色谱法,均为实验室分析方法,而且其评价限值为小时均值。而使用便携式仪器测试原理以电化学、红外、热导、催化燃烧法居多,而且获取数据一般为瞬时值,因此,便携式仪器测得的数据基本上均不具有客观证明作用,即无法出具CMA的数据报告。

既然是无效数据,那么这样的测试结果就真的没用了吗?也不尽然。毕竟便携式仪器测试甲醛的技术日趋成熟,虽然无法提供客观数据报告,但如果仪器设备经过校准能够实现量值溯源且维护保养得当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问题2:甲醛测试要求关闭门窗12小时一定要准确吗?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中筛选采样法要求关闭门窗12小时再进行测量。关闭门窗的目的是让家具内的甲醛扩散并保留于室内,规定时间12个小时目的是提供一个大家都可参照的甲醛动态扩散的基准。因此,关闭门窗12小时需要尽量准确,否则该误差可能大于仪器误差。

那么,如果关闭门窗24小时,密闭时间是标准中的两倍,甲醛富集浓度自然更高,是否甲醛的标准限值就可以提高两倍,由0.1mg/m³提高到0.2mg/m³作为参考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由于室内空气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家具内甲醛的扩散为非稳态扩散,根据菲克第二定律,在扩散系数近似恒定的情况下,其扩散模型近似高斯误差函数。当具备一定扩散时间后,扩散示意图(图中数据仅为示例,实际数值需视实际扩散情况而定)大致如下:

 

可见,关闭门窗的时间不同,甲醛浓度也不同,关闭门窗前期甲醛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尤为明显。由于扩散前期会很快地靠近100%饱和浓度,而后期距离饱和浓度越近,扩散越慢,因此24小时的浓度显然也不是12小时的2倍。当然,正常状态下甲醛浓度必定随门窗关闭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如果关闭门窗超过12小时测出的结果依然达标的话,那么12小时也必然达标。

 

 
 
 
 
 
 
 
 
 
 
 
 
 

问题3:甲醛测试结果达标就表示一定可以居住了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张表:

可见,即使甲醛浓度达到标准,需要长期居住依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那么,国标及世卫的标准限值是否过于宽松呢?

其实不然,该标准限值的还是比较具备参考价值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制定甲醛MRL是以高浓度动物试验根据经验式得出的,其预测结果偏保守;而且MRL是最低风险水平,也就是需要保证几乎所有人安全的阈值。因此,对于极度敏感人群(如老人、小孩、孕妇等)来说,该阈值有参考价值,而对正常人来说,该阈值会有一定的上浮空间。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甲醛测试的过程是关闭门窗(包括新风系统),室内处于密闭状态12小时后的结果,此时甲醛浓度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而一旦开启门窗,室内空气得到流通,甲醛的浓度也会随之大幅度降低。

因此,如果想要长期居住,即使甲醛测试结果达标,也应常年开启门窗通风,以保证甲醛浓度处于较低水平,防止慢性伤害。

而对于室内甲醛监测,建议在测试关闭门窗的甲醛浓度后再进行一次开窗测试,如果开窗后室内整体浓度在0.03ppm乃至0.02ppm以下,只要日后居住过程中多开窗通风,就可以安心居住了。

我们明确了便携式仪器测试甲醛究竟准不准,如何测准,如何根据测得的数据判断是否适宜居住等问题。

那么,决定居住后又该如何应对家中甲醛呢

 

 

 
 
 
 
 
 
 
 
 
 
 
 
 

问题4:新家具甲醛释放期是多久?

 
 
 
 
 
 
 
 

 

甲醛在家具中的作用大多是作为促凝固剂,可谓无处不在。由于甲醛扩散并不是在单一相中,而是经过了气固相界面,因此扩散相对较慢,而且甲醛在固相(家具内部)中扩散速率比气液相更慢;因此,家具中的甲醛扩散至空气中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虽说家具中甲醛的扩散是个漫长的过程,但由于其体量大,依旧会有大量甲醛溢出。根据菲克定律,在扩散系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其浓度梯度显然随着家具中甲醛不断溢出而减小,故其扩散先快后慢。因此,家具中的甲醛扩散依旧存在着2-3个月的快速释放期(超标概率大),3个月至1年的一般释放期(存在一定超标概率),以及1年之后的缓慢释放期(一般不容易超标)。多数人会选择避过前3个月的快速释放期,在3个月至1年的一般释放期选择入住,因此,为确保住得安心,对室内甲醛进行测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当然,如果通风条件好(可以保持较高的浓度梯度),室内有较高的温度(可以增大扩散系数)等方式都能加速甲醛的释放,能够显著缩短快速释放期,但也很难将其缩短至数月之内。

 

 

 
 
 
 
 
 
 
 
 
 
 
 
 

问题5:室内甲醛去除存在一劳永逸的方法吗?

 
 
 
 
 
 
 
 

前文已述,甲醛的释放是漫长的过程,短时间内将家具内甲醛释放干净无异于登天之难。因此,室内甲醛的去除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方法,能够一劳永逸除甲醛就现在的科技水平而言都是自欺欺人。

当下,一些除醛公司会承诺,装修以及家具中甲醛只要经他们处理,就能达标入住。这种说法看似一劳永逸,实则在偷换概念。他们在家里进行喷喷涂涂之后,测出甲醛浓度当下就达标了,甚至过了好几天测出来的结果还是达标的,于是大多人就会相信甲醛得到了很好的处理,便安心居住了。可实际上呢,我们前面也一直强调,甲醛的释放是漫长的过程,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方法;那么这些除醛公司又变了什么戏法能够保证甲醛在一定时间内的确有大幅度降低呢?

其实,这种入户喷涂的除醛方式,其除醛原理不外乎三种,封闭法、吸收法及反应法。封闭法:显然就是通过再加上一层薄膜,将甲醛阻挡在家具中;短时间内甲醛出不来,浓度很低,但随着薄膜的耗损,甲醛又“重出江湖”;因此该法治标不治本,核心问题未解决。吸收法:通过吸附和反应等方式将家具中释放出来的甲醛固定到薄膜层;这个方法效果会更持久些,较长一段时间出来的甲醛会被吸收,但吸饱了后,甲醛依旧会出来“兴风作浪”;如果仅是吸附、或者反应可逆,薄膜层到后期反而会成为甲醛污染源的一份子。反应法:这种方法应属未开发未成形,或成本极其高昂,毕竟如果存在靠后期化学反应将家具固态中甲醛提出来反应,又不破坏固态胶的结构,那在家具生产的过程中早已解决甲醛残留问题了。

因此,大家应有对家具中甲醛长期扩散的一个基础认知,不要相信网上的一些单次入户除醛即可入住的言论。

 

 
 
 
 
 
 
 
 
 
 
 
 
 

问题6:如何选取合适的甲醛去除方式?

 
 
 
 
 
 
 
 

 

除甲醛的方式种类繁多,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空气交换型。其中最廉价也是最便捷、效果也非常不错的方式就是开窗通风,请记住,想要除甲醛,开窗通风总没错!此时,南北通透的房子就有优势了,空气交换的效果远胜于不通透的。就算是无风状态,也要勤开窗,虽然换气作用没有对流状态效果好,但前文也说了,只要有浓度梯度扩散就能形成,否则只能把甲醛憋在家里。当然,想要有风也未必一定要靠天吃饭,毕竟有很多主动造成空气对流的方式,例如新风系统、空调、电风扇、工业风扇(效果很好)等。总体来说,空气交换型廉价、方便、有效,综合来说是远远优于其余类型的,因此应用最为广泛。

第二类,吸收吸附型。这种类型的去除方式就需要有一定的成本了,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如活性炭及纳米颗粒(吸附型)、空气净化器及甲醛喷剂(化学反应型)等。这类去除方式短期见效快,但在持续性及覆盖范围上均存在明显短板,因此可作为辅助去除考虑的一种方式。

第三类,催化反应型。以纳米二氧化钛等光催化为代表(俗称光触媒)。从成本以及持续性上看,该方式优于吸收吸附型,因为催化剂本身不反应,仅在光照下能促进电子激发,增强空气中氧化性物质的氧化能力,理想状态能将甲醛氧化成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但是,该方法覆盖范围依旧有限,而且,还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甲醛浓度问题。光触媒需要以光能增强空气局部的氧化能力,但具备氧化能力的物质分布密度并不高,这就需要具备较高的甲醛浓度才能使反应较快地进行。总体来说,就是该方法适合工业上快速实惠地将高浓度甲醛降低,但就室内空气这种较低的甲醛浓度水平而言,效率低下。

第四类,生物去除型。主要通过绿植等生物吸收的方式。但植物对甲醛其实是无主动需求的,能够吸收的仅是其通过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交换的少量气体中的甲醛,因此,即使室内布满绿植,对甲醛去除来说也是收效甚微的。但聊胜于无,室内绿植普遍而言还是利大于弊的,因此多种些绿植也是可取的方式,毕竟也算是一种持续健康的除醛方式。

第五类,气味掩盖型。或者把它称为自欺欺人型也不为过。以果皮、醋、茶叶梗等为代表,吸收效果微弱,有时甚至还比不过植物吸收。只是用另一种气味对甲醛的气味进行掩盖,实际甲醛的量还是不变的。

因此,甲醛的去除需要结合自身的室内条件,并不是一概而论的,以通风为主,适当结合其他方式进行辅助,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合适自身的除醛方式,扫除甲醛烦恼,拥有健康、快乐的家庭!